开馆时间:09:00 - 17:30
联系方式:13813524587
场地地址: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环湖西路2号
场地介绍:1949年2月,市军管会文教部社教科建立了“蚌埠人民文化馆”建馆于原“南山舞厅”.1952年11月12日,蚌埠市人民文化馆改名为“安徽省蚌埠市中心文化馆”.1972年3月25日,蚌埠市革委会决定将蚌埠市文化馆﹑图书馆和新建的市展览馆三馆合并成立“蚌埠市文化站”在科学文化宫办公.1974年10月,市革委会办公会议决定,撤销蚌埠市群众文化站,分别恢复“蚌埠市文化馆﹑蚌埠市图书馆﹑蚌埠市博物展览馆”建制.蚌埠市文化馆馆址设在科学文化宫西二楼,面积1200平方米(摘自:蚌埠市文化志).文化馆现有编制21人,在职19人.蚌埠市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革故鼎新,遵循文化艺术发展规律和社会市场经济规律,建立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发挥了文化馆在群众文化事业中的龙头作用,切实把文化馆建设成为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业务指导中心、群众文艺队伍的辅导中心、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和群众文化理论的研究中心。其涵盖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戏剧、曲艺、文学创作、少儿辅导培训、调研、文化遗产整理及保护等门类。
开馆时间:09:00 - 17:30
联系方式:18702222222
场地地址: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凤阳东路与行知路交叉口往北100米
场地介绍:龙子湖区文化馆是国家二级文化馆。成立于1951年,现馆址座落于龙子湖区行知路,毗邻龙子湖区全民健身场馆和蚌埠市行知中学,馆舍面积达五千平方米。拥有舞蹈(综合)排练室、音乐(曲艺、戏曲)室、(美术、书法)培训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室、公共电子(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室、“非遗”展示室、老年活动室、乒乓球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习所(道德讲堂)等免费开放场所。文化馆编制8人,现有在编人员5人,聘用专业技术人员3人,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生6人,大专1人,本科以上占馆人员89%,专业技术人员占馆人员89%,全部持证上岗。馆内设办公室、艺术辅导培训部、书法美术摄影部、艺术创作调研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社会艺术水平考级部等部门。文化馆始终秉持“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公益培训服务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艺作品推陈出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弱势群体志愿服务”的宗旨,面向基层、贴近百姓、服务大众。如今文化馆已经成为龙子湖区重要的文化宣传阵地,多项品牌活动成为全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出色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上级领导、业务部门和社会各方的赞许和肯定。2014年花鼓灯舞蹈《兰花情韵》获安徽省第一届“群星奖”二等奖、广场舞蹈《加油!打气!》获三等奖,戏剧小品《戏里戏外》作为省文化厅向文化部推荐的重点节目参加展演;2015年花鼓灯舞蹈《鼓乡女儿》获省第二届美好安徽舞起来广场舞大赛一等奖,省徽园广场舞大赛一等奖、全国百姓广场舞大赛华东六省一市第一名,并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第四届秧歌节巡演4场次;2016年花鼓灯舞蹈《兰花情》获省“杜鹃花”特等奖、省第四届老年文艺汇演金奖;2017年花鼓灯舞蹈《兰花情》代表安徽省参加中国上海金山秧歌节展演,原创作品歌曲《我在珍珠城等你》参加省第二届“群星奖”大赛;非遗(戏曲)传承进校园做到辖区中小学校全覆盖。2018年花鼓灯舞蹈《兰花情》参加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非遗进社区演出”,《敲起幸福的双条鼓》参加市第六届社区舞蹈大赛获一等奖。2014年至今,每年辅导创编的少儿舞蹈作品均有获奖,曾荣获省“六一”少儿文艺汇演二、三等奖、市少儿文艺汇演一等奖;在蚌埠市“温馨蚌埠欢乐珠城”系列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以上21项,省级以上奖项12项。2015年文化馆获文化厅“辅导培训下基层”优秀服务项目, 2017年文化馆“服务农民 服务基层”活动被省委宣传部作为全省16个地市107个文化馆唯一代表推荐参加中宣部第七届“双服务”先进单位评选,我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2019年度“春雨工程”优秀项目。
开馆时间:09:00 - 17:30
联系方式:13222222223
场地地址:蚌埠市蚌山区朝阳路154号
场地介绍:蚌山区文化馆于1974年成立,2015年-2018年被评为国家二级馆,现有编制6人。文化馆位于蚌埠市蚌山区朝阳路154号,现有活动、办公场所面积1113平方。戏曲室、舞蹈室、综合培训室等10个;书法、美术室各一间,平均每天接待群众文艺爱好者300多人次(全年365天无休日,免费对外开放)。我馆现有文艺团队16个,声乐、古筝、少儿戏曲、摄影、合唱等培训班8个。近几年来,共创作了舞蹈、戏曲、曲艺、小品等文艺作品十余个,分别荣获全国、省、市级奖项。文化馆主要为群众提供组织、辅导、培训等各项服务工作,长年举办少儿戏曲培训班、声乐培训班、摄影培训班等均为文化志愿者免费为大家培训。
开馆时间:09:00 - 17:30
联系方式:17633049809
场地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双墩路与盛中路交叉口槐花园小区
场地介绍:淮上区文化馆成立于1984年(原郊区文化馆),2004年淮上区成立后,地址迁至淮上区行政办公楼,2017年底新馆建于槐花园D区, 3月份进驻办公,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含有多媒体室、辅导培训教室、舞蹈排练厅、多功能室(音乐、书法、美术、曲艺)、创研室。区文化馆一直坚持以全区群众文化活动的“指导中心、示范中心、服务中心和培训中心”为自己的定位。始终秉持“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公益培训服务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艺作品推陈出新、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志愿服务弱势群体”的宗旨,面向基层、贴近百姓、服务大众。目前淮上区以区馆为总馆、5个镇文化站为分馆,已初步搭建起总分馆的体系框架总分馆服务体系有序运转,惠民公共文化服务扎实开展。新馆免费开放使用后,参加排练、学习人员会大幅增加,我馆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九大会议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大力指导下,进一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着眼于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基本职能作用,增强文化馆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健全和增强服务项目、服务能力为重点,与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机制相结合,在现有免费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淮上区文化馆全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要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下工夫,不断扩大群众文化阵地,提升群众幸福感,将文化馆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食粮的重要阵地,着力营造群众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
开馆时间:09:00 - 17:30
联系方式:17733051649
场地地址:蚌埠市长乐路122号
场地介绍:蚌埠市禹会区文化馆成立于1958年。文化馆坚持以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活动为宗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提升广大群众素养的文化活动。多年来我馆在区委、区政府、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文化强市建设中做出了积极贡献,成绩显著:荣获了“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三等奖”、首届中国秧歌节“优秀组织奖”、“蚌埠市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蚌埠市首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蚌埠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佳基地”、“蚌埠市工人先锋号”、蝉联五届“蚌埠市文明单位”、“国家二级文化馆”等各项殊荣,共计56项奖牌、奖状。
开馆时间:09:00 - 18:00
联系方式:17766554856
场地地址:蚌埠市怀远县文化馆
场地介绍:怀远县文化馆成立于1949年,位于城关镇文昌街北段,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副科级建制。现有馆舍面积2000平方米,在职职工17人,下设办公室、戏曲曲艺室、音乐舞蹈室、美术摄影室等科室。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县文化馆以此为阵地,以服务群众为宗旨,积极探索群众文化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文化骨干队伍,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馆内辟有老年活动室、阅览室、文化娱乐室等休闲娱乐场所。为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还开设了少儿舞蹈班、二胡班、书法班、声乐班、小提琴班。
开馆时间:09:00 - 17:30
联系方式:17755601235
场地地址:五河县城关镇中兴路63号
场地介绍:五河县文化馆是全拨公益性事业单位,设有编制10人,目前在编工作人员有10人,编外退伍安置人员3人。在职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9人,管理人员1人(外出创业);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5人,大中专院校毕业2人,艺术院校毕业人员没有,平均年龄近50岁。五河县文化馆成立于1949年,现有馆舍建于1984年,馆舍建筑面积为2309平方米,设有文化活动室、排练厅、展厅、曲艺厅、公共电子阅览室、棋牌室、音乐培训室、舞蹈排练厅、文化娱乐室、视听室、书画室、非遗传习所等室内公益活动场地;文化馆拥有5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文化馆机构设有:群众文化活动组、非遗保护组、办公后勤组等。文化馆筹资配置了计算机、摄像机、点歌机、打印机、电视机等现代传媒设备,还购置了音响、灯光、乐器、服装等演出设备,设备资产达135万元。文化馆各种服务标识齐全、文化氛围浓厚,符合行业标准。五河县文化馆在2015年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中评定为国家一级馆,今年将面临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对照评估定级标准我们馆现有的条件还有很大的差距。围绕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文化馆结合“温馨蚌埠,欢乐珠城”“温馨五河欢乐水乡”《五河县开展群众文化展演活动方案》2018年圆满完成各项活动,做好“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形成五河文化活动的品牌。同时2018年五河县文化馆还出色完成所承担的安徽省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式暖场2个篇章的3个节目。结合非遗保护工作,做好各项非遗工作的传承与保护,尤其是五河民歌,每年举办一届五河民歌歌会,目前已成功举办九届。省级非遗清明庙会每年都举办传统民间文艺、民俗文化展演,2018年和2019年两年又进行了踩街活动,群众反响相当好。编排少儿打铁舞和钱杆舞参加省市各类比赛活动。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扩展我县文化馆服务范围,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权益,五河县公共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试点工作根据创文任务要求,文化馆2019年完成流动演出10场,流动展览8场,其中非遗展5场。截止目前,文化馆2019年共开展各类活动50多场,其中有迎新年元旦联欢会、全县各界人士迎新年团拜会、“文化迎春,艺术为民”元宵节广场演出、乡村春晚、为期5天的清明庙会系列活动、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赛、皖北七市传统文化交流展演、全省少儿书画大赛、以及春节双拥武警中队慰问演出等等。
开馆时间:08:30 - 17:30
联系方式:13800000000
场地地址:蚌埠市固镇县南城区文化中心
场地介绍:固镇县文化馆由于老馆拆迁,新馆正在建设布展阶段,现临时借用卫健委几间房屋用于办公场所,借用场地位于城关镇谷阳路中段,是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固镇县文化馆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南城新馆建筑面积2856.48平方米。预计年底搬迁,新馆内拥有多功能厅、非遗展示厅、图书阅览室、书画摄影室、舞蹈培训室、器乐、文化等各类辅导教室,室内基础设施、演出设备一应俱全。融创作开发、教学培训、交流展示、文化娱乐、信息服务为一体,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文化馆的公益性特点凸显。文化馆现有编制人员12名,在职10人,党员4名,具有各类职称人员占职工总数80%;职工岗位培训率每年达到100%。文化馆2015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三级馆,每年组织举办各类大、中,小型文艺演出活动上百余场次,近年来,其中较大型的演出活动有:全县歌手大赛、“温馨蚌埠·欢乐珠城、”广场纳凉晚会、大型“民间艺术踩街”活动等。选送我县各类优秀人才参加省、市比赛,并多次获得上级颁发的“优秀组织奖”称号。成功申报了二项省级、十一项市级,4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年来,我馆坚持公益文化的发展方向,面向基层,贴近百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方面的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