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刚70年代就爱上花鼓灯舞蹈,上中学时就师从高宏伟老师学习花鼓灯舞蹈,2006年师从国家级花鼓灯传承人娄楼老师学习冯派花鼓灯舞蹈,以兰花为主,如风摆柳、上山步、野鸡遛子、斜塔等。通过刻苦努力专研,掌握了兰花流派的特点:溜得起、刹得住,也就是溜、闪、旋、倾是冯派的总体特点。曾在省市大型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2009年师从王若琴老师学习花鼓灯和各民族舞蹈。吴成刚擅演兰花,她很好的继承了“小金莲”冯国佩.娄楼.高小平.金明和王若琴、高宏伟老师老师不同的艺术风格,热情、奔放.时而疾风暴雨.时而蜻蜓点水.表演情感强烈.自然质朴.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又善于发挥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兼收并蓄,博来众长.巧妙的将冯国佩.娄楼.高小平.金明.王若琴.高宏伟老师几种风格迥异的艺术表现形式融汇结合,逐步形成了秀丽中含端庄典雅的独特风格,她在花鼓灯舞蹈《赶灯场、扭呀扭》把花鼓灯的韵、美、柔、优美韵律把花鼓灯舞蹈的特点更好的展现出来。吴成刚近几年来一直活跃在文艺舞台上,经常参加全国各省市级舞蹈大赛,她参加的舞蹈都荣获了很好的成绩。2006年11月参加安徽省文化厅在凤台县举办的第七届安徽省花鼓灯会《花鼓神韵》荣获一等奖2014年舞蹈《石榴红了》获安徽省文化厅举办的群星奖广场舞比赛一等奖2015年舞蹈《鼓乡女儿》荣获安徽省第二届广场舞比赛一等奖。2015年舞蹈《花对花》荣获安徽省第二届广场舞比赛一等奖2015年舞蹈《俏花鼓》获安徽省舞协.省文化厅举办舞蹈比赛一等奖2017年在第七届安徽省“杜鹃花杯”中老年舞蹈比赛中花鼓灯舞蹈《兰花情韵》荣获特等奖。2017年舞蹈《赶灯场扭呀扭》获第七届安徽省“杜鹃花奖”中老年舞蹈比赛一等奖,同时获全国首届“戴爱莲杯”群星璀璨舞蹈展演最佳“魅力之星”称号。
史晓蕾,毕业于蚌埠学院。现为蚌埠市舞蹈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舞蹈家协会会员。2015年参加第十届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获表演项目综合类银奖;2016年被安徽省体育局颁发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17年参加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戴爱莲杯”群星璀璨人人跳全国舞蹈展演,获最高奖项“魅力之星”奖;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花鼓灯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创编少儿舞蹈《追梦》,参加蚌埠市蚌山区中小学文艺汇演获“优胜奖”。2018年参加第十四届安徽省运动会开幕式,担任第三篇章《彩扇缤纷鼓韵铿锵》助理编导,并参加演出。2019年创编广场舞《红歌中国行》,或蚌埠市第四届社区离退休人员广场文化健身舞比赛,获“优秀表演奖”。
张楚楚,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舞蹈专业。现为安徽省舞蹈家协会会员,蚌埠市舞蹈家协会理事,花鼓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参演花鼓灯健身操《石榴花开》参加“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荣获表演类”银奖;2016年参加安徽省“舞王争霸”广场舞大赛,获第银奖;2016年获花鼓灯广场舞二级指导员资格证;2017年参演花鼓灯舞蹈《赶灯场*扭啊扭》参加首届“戴爱莲杯”群星璀璨人人跳全国舞蹈展演中荣获“魅力之星”奖。2018年创编的花鼓灯舞蹈作品《塬上情》荣获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专业组“三等奖”。2018年参加第十四届安徽省运动会开幕式,担任第三篇章《彩扇缤纷鼓韵铿锵》助理编导,并参加演出。
安徽怀远人,1980,出生在花鼓灯怀远流派的发祥地——怀远河溜镇莲花村。祖辈玩灯,受环境的熏陶,从小就喜爱花鼓灯,也是花鼓灯怀远流派的第四代传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石春楼7岁参加莲花村花鼓灯培训班跟随花鼓灯大师石金礼、赵怀珠等老艺人学习花鼓灯艺术。通过几年的勤学苦练,1991年,他参与演出的花鼓灯舞蹈《小武伞》应邀进京参加建党七十周年演出。2015年至今作为主要演员参加“怀远县花鼓灯艺术节”的演出。2016年10月,参加“蚌埠市民间花鼓灯艺人评选命名”中荣获“帅鼓架子”称号。11月,参加在颍上县举办的“2016年中国花鼓灯研讨会”的演出;同年12月,赴“北京舞蹈学院参加花鼓灯交流活动”;并在2016年的7月和2017年的4月,分别参加了在北京和上海举办的“中加百小汇希望工程首届国际交流汇演”“中美儿童表演艺术团国际交流演出”活动;2015年石春楼和同村一起玩灯的发小,共同担负起了莲花花鼓灯培基地的重任,并创办了金莲花花鼓灯艺术团。